这个鲜食甘蓝品种亩产4000公斤,抗病性强、商品性佳,多地可种!
结球甘蓝(Brassica oleracea var. capitata L.)简称甘蓝,又称包菜、圆白菜、卷心菜、莲花白等,具有抗性强、易栽培、产量高、耐运输等特点,在我国种植面积和需求量较大,是蔬菜市场周年供应的重要品种之一。
据统计,我国甘蓝年种植面积约为90万h㎡,居世界第一位,甘蓝在全国蔬菜周年供应及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西南甘蓝优势区播种面积约14.7h㎡,占全国总面积的15%左右,品种以扁球和牛心类型为主。由于扁球甘蓝普遍存在口感差的问题,四川种都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以品质、抗病、丰产为选育目标,在保持扁球甘蓝抗性和高产的基础上,选育出了同类型口感较好、商品性状佳的扁球甘蓝新品种——绿秀。
该品种因抗病性强、商品性状佳、品质好等特性,受到了广大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青睐。通过2年品比试验,不同地区、不同茬口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,确定了该品种适宜的种植区域和适宜茬口。2019年9月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,编号为GPD结球甘蓝(2019)510064。目前该品种在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、江苏等地逐步推广,累计推广面积达333.33 h㎡。
1 特征特性
绿秀为中熟春秋两用型甘蓝品种,四川省平坝地区秋季栽培,从定植至采收70天左右。株型半直立,植株长势强,开展度适中,外叶12~13片,外叶绿色,蜡粉少,叶缘无缺刻。叶球扁圆形,球面和球底部上平下平,球色绿,无蜡粉,叶球横径20~22cm,纵径13~16cm,单球质量2.0kg左右,叶球内部结构较细密,紧实度较强,肉质脆嫩,口感好,综合抗性好,不易裂球,耐运输。属于鲜食型甘蓝,适合南北地区春秋露地和保护地种植。一般每667㎡产量4000kg左右。
2 栽培技术要点
2.1 播种期的确定
四川区域春季种植播种期为12月25日至翌年2月5日,秋季播种期为7月10日至8月31日。其他区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播种期。
2.2 培育壮苗,合理密植
育苗移栽一般每667㎡用种量20~30g。春季育苗,低温高湿易引发苗期病害,秋季夜温过高易引起徒长现象。培育壮苗,一般苗龄30天,5~6叶1心时定植。选择根系健壮发达、无病虫害、无徒长的适龄健壮苗定植。参考株行距40cm×45cm,每667㎡定植2600~3000株。
2.3 整地施肥
重施基肥,一般每667㎡施腐熟有机肥3000~5000kg、三元复合肥50kg,深耕浅耙,作成宽1.5m、沟深20~25cm的高畦。
2.4 中耕松土
缓苗后结合除草中耕松土2~3次,蹲苗促进根系、莲座叶发育,促进植株健壮生长。一般封垄前结束中耕。
2.5 肥水管理
整个生育期间应保持水分供应充足。追肥以氮肥为主,一般可追肥2~3次。缓苗后应及时追提苗肥,每667㎡追施尿素10kg。莲座期每667㎡追施尿素或叶菜类专用冲施肥15kg。结球初期宜重施肥,每667㎡追施叶菜类专用冲施肥20kg,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,可用1%尿素+0.1%~0.2%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,以促进叶球结球紧实。
2.6 病虫害防治
生产管理过程中,应注意防治软腐病、黑腐病、菜青虫、小菜蛾、蚜虫等病虫害。
软腐病可喷施90%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,隔10天1次,连续防治2~3次;
黑腐病可采用77%可杀得(氢氧化铜)可湿性粉剂500~800倍液或47%春雷·王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,每隔5~7天1次,连续防治2~3次;
菜青虫和小菜蛾可用1.8%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0.5%苦参碱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;
蚜虫可采用2.5%溴氰菊酯乳油2000~3000倍液、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~2000倍液或50%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~3000倍液喷雾防治,应交替用药,防止产生抗药性。
化学防治应注意农药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。
2.7 及时采收
一般结球紧实后应及时进行采收。采收过迟,易引起裂球和腐烂,严重影响质量和产量。
原文标题:致富网 > 农业技术 > 种植技术 > 这个鲜食甘蓝品种亩产4000公斤,抗病性强、商品性佳,多地可种!
原文网址:http://www.371zy.com/nyjs/zzjs/305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