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技术咨询 - 网站地图 - 致富标签 371种养致富网【www.371zy.com】农村致富项目/创业致富经/种植技术大全/养殖技术大全/农业技术视频,全力服务三农.
热搜: 养蛙 养马 桑树种植 蜈蚣养殖
当前位置: 致富网 > 致富好榜样 >

90后夫妻回乡加工花生米,年纯利润超50万!

时间:2021-12-10  编辑:371种养致富网  栏目:致富好榜样  阅读:
导读:一走进冠县范寨镇胡里庄村,一股浓浓的花生香迎面飘来。 原来,这个村有一家干了30余年的花生米加工点。如今,这门老手艺在90后小夫妻赵明庆、倪明华的手里焕发了新的生机。 赵明庆的父母在20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搞花生米生意,那时候,主要是从外地收生花生

一走进冠县范寨镇胡里庄村,一股浓浓的花生香迎面飘来。

原来,这个村有一家干了30余年的花生米加工点。如今,这门老手艺在90后小夫妻赵明庆、倪明华的手里焕发了新的生机。

赵明庆的父母在20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搞花生米生意,那时候,主要是从外地收生花生米,再做简单的初加工,偶尔也会加工花生油,以挣差价。

2011年,从深圳闯荡一年回来后,19岁的赵明庆接掌父辈产业。这家花生米加工点以“明庆花生米加工厂”的新面貌重出江湖。

购进一系列机械设备,先后将小院改造出仓库、加工车间、油坊等独立工作间。在两人的不懈创新下,琥珀花生、紫薯花生、蜂蜜花生、芝麻花生、椒盐花生、多味花生等新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,走俏市场。而带有“小时候味道”的花生蘸、酒鬼花生、五香花生也在这对小夫妻手里重新复活。

两人传承老工艺生产的五香花生米成为市场新宠。

走进仓库,只见如小山一样的花生米堆满了大小角落;加工车间内,香气一阵阵飘来,烘烤箱正在紧张作业,空气脱皮机也把一颗颗花生豆脱得光溜溜。赵明庆说这个烘烤箱一天可加工4吨五香花生米。

“既然回来了,就踏踏实实做生意。我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创业,我感谢他们,但也要超越他们。”11月底,赵明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这个年轻人言语坚定,脸上写满了自信,表现出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果敢。

研发出紫薯花生时,赵明庆激动了许久。

小两口深知,原料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。望着如山一样红红的原料米,妻子倪明华的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:“我们每年都要到花生米主产区亲自选原料。目前,我们主要采用河南大白沙、青岛潍花、河北冀优四号、东北的四粒红、当地的海花等等。”

与父辈不同,这对小夫妻把眼光放在了深加工上。于是,自2011年起,他们投资100余万元,先后购进烘烤箱、电脑色选机、榨油机、空气脱皮机、油炸锅、裹衣机等机械化设备。由此,这个家庭作坊进入了“工业化时代”。

十年的苦心经营,换来了市场的认可。

如今,这个厂子年交易额超1000万元,年纯利润超50万元。10斤装的烘干花生米是这里的走俏货。东北、内蒙古一带的大客户一个单就要80箱,一箱28斤左右,正好一托盘。就在这个小村庄,每天都有去聊城的物流车经过。小两口正好搭上了这个便车。

小两口趁着夜色批量发货。

“10年来,我们坚持用最好的花生做加工。前后选三遍,电脑色选一遍;人工选第二遍;烤熟之后,再选一遍。一年可加工1000吨左右,约40卡车吧。”妻子倪明华说。每个季节,从卡车上往下卸花生,成了胡里庄村的一道景观。

“这俩孩子用的都是真材实料。我们十里八乡的群众都吃他家的花生油、花生米。”胡里庄村妇联主席李明霞说。这家小加工点还为村里创造了6个工作岗位,男工日薪220元,女工日薪100元。

温热的花生油出炉,当地群众纷纷来买。

虽然交易额高、利润率低,但他们并不后悔自己为追求品质付出的代价。目前,这对年轻人打算建设一个标准化的无尘车间,同时,把自家开发成直播基地,让消费者与自家工厂直接见面。

夕阳西下,又一锅五香花生米进入了烘烤箱,他们开始为东北客户赶制新订单了。(农村大众报)

371种养致富网微信公众号

原文标题:致富网 > 致富好榜样 > 90后夫妻回乡加工花生米,年纯利润超50万!

原文网址:http://www.371zy.com/zfby/29283.html

关键词: 花生米加工